中国连锁加盟弊端解决的途径
连锁加盟是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中最显著且最流行的新型商业发展的一种模式。其以独具的“以利相连、依管而治”的理念,如秋风扫落叶、兼容并蓄包四方的营销策略,不断整合成长,风靡全球。连锁加盟已被国外证明为一种成功的商业模式,它还将是主导二十一世纪商业的一种模式,在中国各界特别是商界的影响也将会前所未有,值得世人给予重视。
一、连锁加盟的概念
国际连锁加盟协会(IFA)对于连锁加盟的概念:一种存在于总公司和加盟者之间的持续关系。总公司赋予对方一项执照、特权,使其能经营生意,再加上对其组织、训练、采购和管理的协助,相对的也要求加盟者付出相当的代价,作为报偿。
而日本连锁加盟协会(JFA)给连锁加盟的定义为:总公司和加盟者缔结合同,将自己的店号、商标,以及其他足以象征营业的东西和经营的know-how授予对方,使其在同一企业形象下贩卖其商品。而加盟店在获得上述权利之同时,相对的需付出一定的代价(主要是一定的货币金额)给总公司,在总公司的指导及援助下,经营事业的一种存续关系。
二、连锁加盟概念的理解
对于上述连锁加盟概念的三个方面理解:
1.连锁加盟是存在于连锁加盟店和加盟总公司之间的一种契约合同关系。但是这种合同是单向既定格式的,非经双方协商而订立下的合同。加盟总公司将合同按照其战略策划的精神事先完备地制定好,然后将此合同复制并交给有加盟意向的合作者,等其同意后签订合同,形成一种契约关系。
2.加盟合同主要界定连锁加盟总公司关于交付经营相关的所有事项,和加盟店相对要付出的代价,及双方的义务履行和违约责任。合同签订的双方应履行基本的权利义务为:
(1)连锁加盟总公司赋予加盟店使用其店名、品牌、商标、Logo、宣传广告、形象代言等企业标识的权利,同时对于加盟店的销售、经营等有关策略提供培训指导。
(2)加盟店对于总公司的上述经营帮助,需交付相对必要的资金,并且从事的经营必须在总公司的指导与监督的范围内进行。
三、国内连锁加盟经营的存在弊端
1.中国连锁加盟店中有一部分企业能够做到单店和总店的统一化,但更多连锁商业未能做到。国内连锁商业很多连起码的店面形象识别都没有统一,产品服务模式更是各家不同,花样繁多,除了统一的店名让人感觉还算个连锁店外,很难找到其他标识来判断其为连锁店,各店管理上更是各自为政,各有一套。
2.连锁加盟专业化使得加盟店常常隐藏着这样一个情况:国外专业化程度较深,普通员工与自己不负责的业务往往一窍不通。外国商业企业注重得更多的是些专才,因此他们在国外把连锁店经营得有声有色。
而在国内由于专业化程度较浅,需要的是全面人才,所以外国专才一旦被我们引进就如同离了水的鱼儿,鲜活不起来了。很多国内连锁经营企业引入外国人才失败的原因就在这里。
3.现在我们国内大部分连锁店一般注意的是三化(标准化、专业化、异质化),而没有具体化,因此理念明确而操作执行不到位,资料理论较多,加大了培训成本和实际效率却较低,操作手册不具体,难
操作,各人各理解。
4.各连锁经营体结构趋同(特别超市)是其低水平过度竞争的重要原因之一。面对此种情况,当连锁企业以统一化、标准化的模式在特定地区目标市场开店而遇到强大的竞争压力时,往往采取打折降价
的促销与竞争手法,造成同业恶意竞争的局面。连锁企业应该在经营异质化上下点功夫,才能避免低水平恶意竞争的现状。
四、国内连锁加盟经营出现问题的原因
1.加盟总店决策层统一标准化强化意识不足连锁店面标准化强化意识强的决策高层才会从战略层上去筹划策略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很多商业企业高层是从实际单店或多店商战中走出来的,他们更注重
各个店面灵活、自主地处理实际营业中出现的问题,他们没有意识到加盟店的标准化对连锁经营所具有的重要性而忽略了统一标准化问题。
2.加盟总店及加盟店经营层专业化管理方面的不足经营层管理方法缺乏是许多中国连锁店的瓶颈,也制约了其加盟店面统一标准化的发展。连锁店统一标准化牵涉的内容方面较多,许多流程及关键配合紧密环环相扣,才能使连锁资源达到充分有益的效用。而我国连锁商业模式起步较晚,没有多少成功的经验,很多的方面靠自我实践、摸索与总结。另外,目前国内连锁经营人才的缺乏以及专业教育方面的不足,也是加盟店经营层专业化管理方面的不足的原因。
3.加盟店基层管理层操作执行不足基层管理层操作执行不足,是目前国内大部分连锁企业的弊端产生的又一原因。很多连锁店铺有一定的操作规范,有少部分连锁店还非常细致,但操作规范被各加
盟店执行得大相径庭、各出绝招,有些根本无视加盟总部所制订的标准,这样,各门店的销售业绩就不仅受周边商业大环境的影响,还受连锁体系内部运作的严重影响。究其原因,执行不到位大多是由于加
盟总店的培训与监督机制不到位,还有可能是相应的绩效与激励体系缺失或不足等。
五、国内连锁加盟经营的出现问题解决途径由于连锁经营是通过总部与加盟店管理职能、专业职能的分工,连锁店的分配体系以及通畅的信息网络的建立来实现的。具体来说,连锁经营管理四个方面到位:
统一化、行业化、具体化、异质化。
1.统一化
(1)体现在运营作业的统一化,即由总部负责订货、采购,再统一分配到各加盟店,这种物流包括所有连锁经营体系下的加盟店,无一例外。
(2)这种统一化还体现在店面及产品整体形象的包装设计。各加盟店的门牌外观、字体、用色、装璜均应一致。甚至广告宣传、员工服装、办公用品、商品标价牌、商品品质、价格、商业活动等均应保持统一。这种统一标准化使各加盟店可
对外获取形象利益。另一方面,在总部或某分店货源不足的情况下,可由总部先行调度,互通有无,灵活运用,充分发挥连锁的效益,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2.专业化
现代企业分工体系发达,这是生产力提高的要求,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连锁商店的出现则是这种分工向商业领域的拓展。连锁体系中每个职员都有专业分工,好像在一条很长的流水线上每个员工守着一个位置,连锁店的产品开发有其专门的部门,由市场调查部门所获得的资料为依据,再进行试验,而产品在推出之前,还有专业人员制作POP及广告促销,至于分店销售人员负责的商品陈列、销售方式等,只
要严格遵循操作指南即可。如此分工,连锁店效率的配合将是极具竞争力的。专业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灭未来潜在的竞争对手。连锁经营实际上培养的是流水线上的工人,他们只了解自己负责的那一部分工作,除了企业最核心的高管,一般的员工对于企业经营的全貌根本无从得知。这样企业自我保护体系就形成了。
3.具体化
连锁店由于体系庞大,不论在财务、货源控制还是具体操作上都需要有一套特殊的运作系统,省去不必要的过程和手续,简化整个管理和作业的程序,以期达到事半功倍、以最少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的经济
目的。而事实上,连锁这种形式最有可能从作业简单化上获取利益。比如:如果能将整个连锁店的作业流程制作一个简明扼要的操作手册,就能使所有的员工依照手册规定各司其职。只要手册制作科学,任
何人均能在短时间内驾轻就熟。对一家商店而言,制作一个手册亦可称为技术软件,一个告诉员工“干什么”、“为什么干”、“如何干”、“获取最好”的方式与其产出效果相比都是极经济的。连锁分店的管理依照手册的指导,可以迅速走上正轨。即便是作业指导书,其实也是一种流程。
4.异质化
现代权变管理理论和现代营销理论告诉我们: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是复杂的和不断变化的,企业要适应环境条件和形势的变化,最大限度有针对性地满足消费需求,就不能完全照搬一个业务模式,而不管这种模式在其它地方有多么成功。特别是连锁经营意味着要在不同的地区开设众多的店铺,在不同的环境下,面临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消费心理和购买行为,就应该根据不同的环境,实施独特化策略,即以营销创新为主导,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之上采取有别于竞争对手的独特化或错位经营的策略,避免与竞争对手的正面交锋,通过独特化经营创造新的消费需求空间,提高连锁企业的经营质量,塑造和扩大连
锁企业竞争优势。连锁企业还可以在服务功能、商品档次、促销重点等各方面形成较为明显的经营特色,使消费者产生鲜明强烈的对比区别感,并由此诱发其特殊性的需求,满足其特殊性的需求,从而给商家带来新的销售机遇和利益。